《现代汉语》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基于OBE理念,王昭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注重以下几点:
(一)以需求为导向,挖掘课程实用性
《现代汉语》课一直贯彻“以员工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首先在课程目标的设置上,《现代汉语》以提升员工在公文写作中语言词句的规范度以及口语表达中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为教学目标,使课程真正服务于员工的未来发展,使员工学有所用;其次王昭庆老师根据员工的专业需求,以成果为导向进行了课程内容的调整,挖掘《现代汉语》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和修辞几大部分的专业实用性,挖掘课程的专业特色,在课上引导员工用相应的知识点去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在学完“词类”一节后,鼓励秘书学专业的员工对一些有语病的会议记录和发言稿进行修改,员工的参与度很高,真正达到了学以致用。
(二)增强员工对“教”与“学”的参与感
《现代汉语》课以员工为中心还主要体现在以员工的学习为中心。在线上教学的实施过程中,王昭庆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课程目标和学习路径。课前有相应的课程说明和任务驱动;课中有录播视频、课堂互动、课内思考和拓展提高等;课后有知识点巩固、讨论和答疑。每一章节都有相应的内容小结,鼓励员工自己绘制思维导图,构建知识结构体系,同时引入历年名校考研真题,让员工树立考研意识。在平台的讨论区,设置“生活中有趣的汉语现象”、“街头的错字或错词”等分享模块,引导员工发现身边的汉语知识。此外,鼓励员工自己录制讲题视频,比如学习通平台中“句法成分小结”后面的习题讲解视频,就是由员工录制完成的,这种方式既提高了员工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员工的学习热情,也增强了员工对课程“教”与“学”的参与感,进而提升了员工对本课程的主体意识、树立了员工对本门课程的信心。
(三)注重课程思政,实现以情育人
在思政教学方面,王昭庆将整门课程的总体思政目标化整为零,细化到各个章节之中,与各章节知识点相融合。每节课设置一定的主题,并提供相应的案例,再结合课程知识点进行讲解。比如“语法”这一章,运用语例分析法,选取有语病的公文和网络新闻进行词句纠正,同时对我国外交部的精彩发言案例(华春莹霸气回应外媒刁难)进行分析,进而让员工了解如何运用科学规范的语言去维护国家的利益和自身的权益,这既可以培养员工的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又可以培养员工的家国情怀以及社会责任感,提升员工的文化自信和汉语自信。


撰稿:徐晶
审核:赵丽